Subscribe:Posts Comments

You Are Here: Home » 性格及品德培養 » 孩子偷偷從家裡拿錢怎麼辦?

childsteal

有一些家長來咨詢孩子偷偷從家裡拿錢的事情,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。這種事情家長都很緊張,因為可能會聯想到「偷」這個敏感字眼。

我建議最好不要上升到「偷」的高度,給孩子貼個這樣的標簽反而更難改變,壓力也很大。其實孩子自己可能不把這種行為當做「偷」,有些孔乙己「竊書不算偷」的風範。小時候,很多農村的孩子都有過去別人瓜地裡順點兒瓜果的經歷,回想當年,也不覺得是「偷」。

不過這種行為確實是需要改變的,當然,最好是預防為主,使孩子壓根兒沒有這樣的念頭。

一、這樣的行為是有原因的

孩子有這樣的行為,往往是有原因的。我們首先要去分析孩子這樣做的原因,去理解孩子,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去改變,而不是單純去禁止。「找原因,想辦法」是解決孩子行為問題的基本思路。

比如有個一年級的孩子從家裡拿錢,後來媽媽問了,原來是孩子看到同學買東西分給同學,很羨慕,想買了去分給同學。

有個六年級的孩子,平常還是挺老實的。最近放學後常和一些同學去逛逛商店。有一次媽媽發現他私自從家裡拿了五十元錢,媽媽很生氣著急。我建議媽媽先不要去嚴厲責罵孩子,而是先去嘗試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,比如可能是一起去商店,同學都買,也分給他,他不買覺得沒面子…….我估計是媽媽平常零用錢控制得比較嚴,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,所以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。媽媽聽了建議,等孩子回家後心平氣和地和他交流。媽媽告訴我:「給我的最後答案就像您說的,別的同學都買,而且都買的很多,媽媽不給零花錢,同學給他東西了,他又沒給別人,只好……」

二、如何改變孩子私自拿錢的行為?

前一段時間正好做了一個孩子私自拿錢的長期咨詢案例,效果很好,發表在這裡,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。

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,平常也比較聽話乖巧。媽媽對孩子的品行舉止管教得比較嚴,沒想到孩子忍不住私自拿錢,而且說謊。

最初媽媽嚴格控制孩子吃糖,結果孩子偷偷吃糖,被媽媽發現後狠狠地罵了一頓,打了她兩下以示懲戒,並好好講了道理。後來,發現書包裡多了很多花裡胡哨與學習無關的東西,她說謊是如何如何來的,最終在詢問之下承認是從媽媽錢包裡私自拿錢買的。

媽媽很震驚,打了她的手,讓她記住!她也哭著保證,以後不會再犯了。但是沒過多久,又發現了來路不明的東西,這次她還是企圖以謊話蒙混過關,實在是編不下去了,才承認又私自媽媽的錢了。媽媽很生氣,狠狠地罵了她一頓,並且聯系老師私下和孩子談話,提醒她。

評論:很多媽媽都是想通過懲戒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,有時可能管用,但經常不管用。比如這個例子裡,媽媽批評、打罵、找老師、讓孩子保證都用過了,就是不管用。而且孩子原來還算是聽話乖巧的。

後來媽媽也反思自己的問題,決定給她設立零花錢,每個星期給五元錢,然後給她建立了一個小賬本,教給她把每次媽媽給的零花錢和花出去的錢都記下來,零花錢可以自由支配,但是需要告訴媽媽用途。過了幾個月又發現了私自拿錢!

讓媽媽不明白的是,明明她有可以支配的零花錢,為什麼還私自拿呢?後來孩子告訴媽媽,她怕花自己的錢,在賬本上記了之後媽媽檢查時會批評她亂花。私自拿媽媽的,花了就花了不用記,媽媽就發現不了。

評論:孩子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,根源是媽媽太嚴格,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買東西,可能會被媽媽批評為亂花錢。所以,被逼無奈只能私自拿錢,逃避批評。

媽媽恐嚇了孩子,想利用恐懼而使她不再私自拿錢,孩子真的慌了,最後又一次保證,再也不犯了,如果再犯這樣的錯,她就接受媽媽的懲罰。

但是,才不到十天,又一次發現她私自拿錢……

媽媽只能堅壁清野,把所有的錢都鎖起來……

評論:恐嚇和提防的方法都用了,照樣不管用。這位媽媽用了所有強力的方法,毫無效果,很無奈。建議媽媽以後不要再使用這些懲罰的方法,孩子的問題行為都是有原因的,要具體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私自拿錢,有針對性地去採取措施。建議媽媽更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,並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。

過了幾天,媽媽又發現孩子拿錢了,這次媽媽比較冷靜,問了孩子拿錢的目的,原來是想買兩枝漂亮的自動鉛筆,因為以前私自買的已經被媽媽繳銷。媽媽:「我不是不讓你用自動鉛筆,而是家裡有好多木頭桿兒的鉛筆沒有用完。媽媽已經跟爸爸商量好,等現有的木頭鉛筆用完了,就讓你用自動鉛筆」。

孩子哭著說,「還有好多呢。可我們以後要用鋼筆、圓珠筆了,即使木頭鉛筆用完了也沒法用自動鉛筆了」。媽媽說,「可是現在就開始用自動鉛筆,家裡剩下的木頭鉛筆不就全部都浪費了嗎?」她答不上來,但是看著還是很不服氣。後來大家達成協議,把家裡現有的,已經用了一半的鉛筆用完就可以用自動鉛筆了,剩下的整支的不再動,找機會送給需要的小朋友。

媽媽很重視品德的培養,比如要節約不能浪費。這個觀念阻礙了她去滿足孩子使用自動鉛筆的要求。孩子很明白,媽媽雖然答應她可以用自動鉛筆,但是以後確實可能沒有多少機會用自動鉛筆了。所以還是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。目前的妥協方案比以前有所改進,但是我覺得可以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,馬上就可以使用自動鉛了。

媽媽後來說:我已經把自動鉛筆給她了,兩枝都給她,她自己想了想,只拿走一支,跟我說,搭配著繼續用木頭的。我挺感動的,看來我講理孩子也講理啊。

後來媽媽逐漸學會開始滿足孩子的一些要求,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習慣性思維經常會作怪。比如,自動鉛筆知道可以用了,還覺得花哨本子和零食是不應該滿足的。我幫她逐一分析,也告訴她孩子出現一些反覆是正常的,對偶爾出現的反覆要寬容。

媽媽後來說:「10月31號時,她跟我要錢說買棒棒糖分給小飯桌的同學們,一起過萬聖節。我猶豫了下,就答應了。看得出她很意外也很高興。事後我跟小飯桌的阿姨求證過,確實有這麼回事。看來她沒有再跟我撒謊。我覺得也挺高興的,先打開她的嘴巴讓她學會提要求,再一步步的教給她如何使用錢吧。」

評論:以前孩子知道提要求也不會得到滿足,甚至被批評,所以,就不敢提要求,只能偷偷拿錢來滿足。媽媽改變之後孩子感受到了,開始提要求了,這就是良好的溝通的開始。

有一次媽媽發現自己少了十元錢,我也建議媽媽溫和地和孩子交流,媽媽說:是啊,我也發現我吼的再厲害,只能讓她更沉默,嘴閉的更緊。

媽媽反饋說:我晚上就用您說的方式跟孩子試探了下。孩子很坦然地說,媽媽我沒有動你的錢。後來我們一起找,在我的書桌的一摞紙下面發現了。我說,真能幹,幫我找到啦。看起來她也很高興。晚上她復習完功課,我問「媽媽能不能檢查一下你的書包?」她很痛快的提來給我看,書包裡沒有什麼私自買的東西。我誇她「很棒!經受住媽媽的第一次檢查,看來真的改掉了壞習慣呢」。這次無論是不是她藏的,我覺得都是個進步。即使藏了也沒有偷拿出去買東西。

逐漸地,孩子進步越來越多。過了一個月,這個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。又過了一個月回訪,沒有再出現類似的狀況。用恐嚇和懲罰沒有解決的問題,用寬容理解和鼓勵,用良好的溝通方式,適當滿足之後逐漸解決了。南風勝於北風啊!

在這個例子裡,表面上是偷偷拿錢的問題,其實是育兒的多方面問題的集中反映啊。需要全方面理念的改變。

你可能對以下文章也感興趣:

世上血型 擁有者的比例
還有誰勤儉節約得能跟我一樣?
寶貝,新玩具很好玩吧~
© 2013 兒童腦力開發研究所 · Subscribe:PostsComments · Designed by Babysmartmind · Powered by Babysmartmind